文学天地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学天地


相遇


发表日期:2021-08-27 作者:申乐花 摄影: 【字号: 分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如水东逝不返。回望自己一年干了点啥,林林总总,离不开工作、生活的圈子。

我们好像进入一个池子的鱼,不知不觉融入一个单一的生态圈,被这里的规则和环境束缚着,脱不开身,或者心动行不动。毅力匮乏的大多数总及不上那些自由跳跃的佼佼者。

何为自由,那便是还可以让任何状态的自己遇见新的可能。

这个周末由深圳市宝安区文联指导、合众文艺设承办的公益类文学培训——第三届“我在宝安,青春书写”读+写计划开幕式和第一节课就会在宝安文艺之家开始。

能成为他们的学员,不得不感激另外一场美丽的相遇。

我是个喜欢看书和买书的人,但买来的书总看不完,总觉得还可以有很长时间可以看,书是越来越多,进脑子的却没有几本,真起作用的还是手机里的樊登读书。

为了改变自己这屯书的毛病,几年前就办了宝安图书馆的会员。

睡个大懒觉起来就奔去图书馆,搜罗我要的非虚构写作书籍,一扒拉就是6本,满满当当的准备离开,却瞅见负一楼正在开讲座。好奇心上来了,抱着一堆书就往下走。

“你好,我这会儿还可以进去吗?”我小心翼翼地询问着门口的工作人员。

“可以可以,刚刚开始没多久,你快去吧。”女孩热情的招呼我进门。

往台上悄悄一看,一位身材窈窕的女士在台上陶醉的夸着媚儿老师的散文,紧接着就是盛非老师开始介绍她的代表作《孤独秀》。这是一个女性写作讲座,此前我并未接触过这类活动,手机一搜索,哇,盛非老师居然还是湖南老乡,这本《孤独秀》写的几乎接近现实,让我怀疑,这分明就是写她自己的真事儿。

我好奇她是怎么能写的这么接地气的,就有一位同仁提了一个问题正中我下怀:“盛老师,你写作是不是也会提取身边人身边事素材,但如果这样被你的朋友、同事知道你写了她不是很尴尬。”

“其实非虚构和虚构通常是相辅相成的,你说的这个问题,我通常采取的是张冠李戴,换人换地换场景去展现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一般人感觉不出来这有什么冒犯。”盛非老师有条不紊的回答与会人员的各种问题。

一会儿后讲座结束,盛老师开始给参与人员发放她的亲笔签名书籍,我知道我不能犹豫了,我要去认识这位良师。她真的点醒了我,作为一个网文写手,我用良好的结构和开头3万字,总能得到签约合同,但是写着写着就弃坑,总觉得把部分生活的场景照搬进小说,有一天要东窗事发,让被写的熟人觉得我是个可怕的键盘侠。

“盛老师你好,我也是湖南的,也在写小说,非常高兴可以遇见你,我能得到一本您亲笔签名的《孤独秀》吗?”毫不客气的厚脸皮是职场历练带来的底色。没想到盛非非老师闻言特别热情的说:“真不错,加个微信吧。”天哪,新偶像要加我微信,激动惨了,立马扫二维码,一遍又一遍的编辑自我介绍,申乐花,不不不,她不认识我的,你的粉丝申乐花,完美,发送。

回地铁的路上,微信好友通过了,我难掩内心的喜悦,第一次见到现实里面的作家,而不是书本上的楷体字,她还成为了我的微信好友,天哪,这是什么神仙缘分。

止不住热情地告诉偶像自己很喜欢写作,把那本弃坑的作品链接,公司官网发表的最新散文,一起分享给了她,也没顾着打扰到偶像的生活了,懊恼之余还是开心。

不久,微信发来回音:散文写的不错,你还蛮有成为作家的潜力的,好好努力。

那我只能立flag好好努力啦,原以为短暂的交流后,我会被相忘于江湖。偶然间看到偶像发了一个水滴众筹的朋友圈,原来偶像是这么乐于助人的人,我也捐一个,好事留个名的原因是我这么厚脸皮的粉丝要走偶像朋友圈刷点存在感——嗯,捐啦。

微信很快传来她的消息:“你其实可以多看看宝安文学,尝试投稿,投稿前可以给我看看。”

好,我这就去订阅宝安文学,没想到的是本来按年订的报纸,人家竟然可以给我订一个月的。告诉这个消息给盛老师,她给我找到了电子版的宝安文学,真的好nice的一个姐姐。

“乐乐,这个青春书写的培训不错哦,你可以去报名试试,应该对你有帮助。”

“哇,好,盛老师你看报名表这样行不行。”

“行。”

“好咧,不管进不进得去,我都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旁听也没关系。”

“我一定帮你尽力推荐。”

于是,从报名,到报名表审核,再到报名推荐,对于我这个一面之缘的粉丝,盛老师真的给足了美好的善意。

我敲打了不少的flag说不辜负她的一片心意,俗气的感激都感觉配不上她,文人会友大底都是要见真章真字儿的。

收起带着中电建logo的笔记本,往上挂一支笔,再夹带一个手机,新买的快递堆砌在小公寓里也没来得及收拾,我便换鞋扬长而去。

告别了在公寓一窝就是一天的单休,我遇见了此前只在学员群发消息的郭海鸿老师、徐强英老师还有我的十几个同学,哈哈,这算不算大型奔现现场。

为了不睡午觉过了头,保持清醒,头发没吹干就赶到了会场。

最先遇到的第一个人是宝安文艺之家的欧主管,看他安安静静的整理这培训室,调整着音响:“你觉得声音是不是有点大了。”没有自我介绍,没有问候,我冷不丁的出现,他淡定的做事,拿了水给我就自然的搭话,好像我们已经认识了很久一样。

“对,可以再调小一点。”

“哦对了,你问问群里老师有没有开车过来,我好下去帮他们开车。”

“嗯,有开车过来,他们马上到了。”

10分钟不到,徐老师就拎着大包小包出现了:“你就是申乐花吧。”

“是啊,是啊,您是徐老师吧。”

“没错,没错。”一边说着话,开始摆书,我立马起身帮着一起摆。“今天加旁听的大概有20多个人哦。”闻言我数了数座位,只够20个。

“看样子书和位置都不太够哦。”

徐老师一把拉过椅子在会议桌两侧多加了两列,完美解决问题。

同学们陆陆续续的来了,简单的交流间发现大家很多都是福永、沙井一带的,且很多都是湖南老乡。

两点半一到,准时开讲,在学校的时候打酱油,上课总爱玩手机,干别的,这堂课到课的二十来位同学都没有去动手机,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位优秀作家王国华老师。

从什么是非虚构到写什么,怎么写,王老师用好散文一定是好非虚构,好虚构一定好散文这一说法让在场同学加深了对非虚构的筑基重要性,写真事儿这事儿得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精简出爽感,写的舒服,看着舒服,同时写出场景,写出细节,才能用文字写出画面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从前不这么觉得,这一上课,可比自己闭门造车强多了。

从前,我长篇大论写完了,稿子被编辑打回来,总不知道自己差在哪,现在明了,笔力真的需要积累和训练。学散文看散文,学小说看小说,任何技能都非想象能一蹴而就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诚不欺我也是实话。

不到三小时,有点意犹未尽的培训就这样合合影就散场了,倒是加了不少同学的微信,各行各业,宝妈也有、精英也有,作家更有。

她们有人感叹这培训真不错,比在家里耍手机荒废时间好得多。之前啊,一耍手机就一天天的几个小时就没了,一晃晃几年就过去了,回顾一下啥也没干,真的有点遗憾。

没关系,我们现在开始也不晚的,我自然的加入了唠嗑,和新朋友挥别在地铁口。

下次见面该是一个月后了,踏进一个新圈子的感觉真好,更难得的是,部分属于萌新的我们都勇敢地迈出了写作提升的第一步。同学都好优秀,但我也不焦虑,我明白,无论什么年纪,什么状态,想要得到一件东西,都是要去学习积累力量获得的,急不来也急不得。

慢慢相遇,慢慢相处,慢慢越来越好,我相信只要不放任自己停滞在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舒适区,去珍惜所有的美好的相遇,去努力实践自己的心中所想,好运气和好结果都会如期而至。愿我们都不负青春,同圆一个写作梦。



  浏览次数: 3754 次 
打印本页关闭